经开区“三端协同”强化城市更新基层治理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可复制经验清单

文章来源: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
时间: 2025-10-13 09:00
点击次数:

近日,住建部办公厅印发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(第四批)》,威海经开区“三端协同”强化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经验入选。

近年来,经开区以“多元共治”为实施路径,坚持“政府牵头引导、国企攻坚难点、市场激活存量、居民共治共享”原则,构建“共建共治共享”城市更新治理体系,打造全省城市更新示范样板。

经开区以西苑片区为先行试点,编制《西苑片区城市更新“多元共治”指导意见》,围绕更新总体目标,对西苑片区现状进行系统梳理、分析,确定三大示范区域,即城市中心拓展区、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、都市新型精致产业示范区。构建政企协同、民生共建的多元参与模式,明确四类实施路径:“国企+商户”“国企+居民”“市场+居民”“国企+市场”模式,激发多元主体活力,构建可持续更新机制。

通过“三端协同”实现全周期空间治理:需求端精准摸排,社区党委牵头组建“民情联络队”,通过逐户走访或线上调查,梳理形成诉求清单、推动实现100%响应闭环;治理端专项攻坚,实施“三议工作法”,居民通过提议环节提出治理意向方案,社区组织议事会协商后提交街道及主管部门决议,有效推进停车空间增补,飞线整治、边角地活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;服务端嵌入式升级积极培育居民自治组织,引导具有专业特长的居民参与公益托管、法律咨询、老年课堂等志愿服务,形成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社区自治氛围。

在老旧商圈改造方面。实施了长峰农贸市场、华客隆等老旧商业街区改造,推行“商户自治联盟+智慧监管”模式,以需求为导向保留、利用、提升,实施功能转换、业态升级、活力提升,打造“智慧化、全龄化”新型商圈。

在街巷改造工程。实施蒿泊大街、铁路东街等精致街巷改造,统筹交通梳理、设施完善、绿化景观提升、历史文化延续及沿街商业更新,提升公共空间品质,丰富商业业态,创新消费场景,打造兼具生活便利性与文化特色的“网红商街”。

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。对蒿泊片区、长峰片区、曲阜片区等三个片区16个小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,实现从老旧小区到完整社区的蝶变。

在边角地利用方面。充分利用片区零散分布的边角地、空闲地,建设3处小游园、3座城市驿站,让“边角废地”变身“居民会客厅”,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务设施,切实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。

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。在严格保护汉代遗址基础上,通过功能分区优化与文化场景营造,打造集文化展示、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公园型商业,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。

在城市生态修复方面。实施长峰河、岳家河、九龙河等河道修复工程,以“生态优先、系统治理、人水共生”为原则,系统解决河道水系连通不畅、岸线生态退化、景观功能单一等突出问题,同步提升防洪能力与滨水空间品质,助力片区生态韧性升级。

此外,为保障城市更新基层治理更有效果,经开区建立“政府引导、市场发力、居民当家”协商机制,通过“议事会+合作社”平台,组织居民、商户、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改造方案表决、公共空间管理等事项;设立“商户自治联盟”“居民议事会”等自治载体,形成常态化城市更新协商议事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