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海营商行丨优化审批服务助推海工装备产业链提速增效

文章来源:威尼斯人官网经区行政审批服务局
时间: 2025-10-17 11:21
点击次数:

      威海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决策部署,聚焦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发展需求,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,通过创新服务机制、优化审批流程、拓展增值服务,有效推动了海工装备产业链类项目落地提速和效益提升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      一、创新审批机制,提升项目落地效率。一是实施分类精准审批。针对海工装备产业特点,推行三类审批模式:工业项目“拎包入住”模式,审批事项压缩86%;租用厂房装修改造“集成办”模式,审批压缩73%;新建厂房“拿地即开工”模式,审批提速53%。二是深化“五减一优”改革。依托中韩自贸区8项评估结果,跨部门联动实施“减时限、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费用、减跑动、优服务”行动,全面推行“一窗受理、联动办理、集成服务、一次办好”政务服务新模式。申请材料减少58%,办理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。三是开展全程帮办代办。为省市县重点项目落实配备“项目管家”,开展好“项目管家走在前”活动,主动提供线上线下专业化帮办服务,全链条推进重点项目高效审批。建立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台账,配备7名项目管家,提供一对一服务,帮助倒排工期、制定报审计划、准备材料。

      二、构建全周期服务,优化产业发展生态。一是打造专业产业载体。高起点规划建设4.6平方公里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园,培育船舶修造及运维、推进及辅助系统组件等新兴产业。园区已入驻企业27家,2025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60亿元,同比增长28.36%。二是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。构建“1+3+N”招商机制,以高端船舶、海洋工程、风电设备等为主攻方向,盘活闲置码头资源,促成山东电工电气海缆基地、芜湖造船绿色海工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。三是设立集成服务驿站。在园区设立“一件事”服务驿站,综合受理6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,通过提前介入、靠前服务,以速办清单倒排工期,实现“园区事园区办”。

      三、拓展增值服务,强化要素保障。一是推动科技赋能。与中船集团第七一六所设立研发中心,与哈工大共建创新技术研究院,与北京大学成立海洋研究院,实施省级重大创新工程,取得10余项科研创新成果。二是创新金融服务。建立项目储备库,抢抓政策机遇。创新“金融伙伴”机制,为泰昇海缆项目实行信贷资料容缺审批,10亿元项目贷款即审即批,办理时间缩减60%以上。三是强化人才保障。建设1610套人才公寓,营造“5分钟亲清圈”,通过生活补贴、工作津贴等优惠政策,加快集聚产业技术人才。目前研发中心已聚集研发管理人才45名、关联公司3家。

      下一步,经开区将进一步完善集成服务,提供更多服务场景,丰富增值服务清单。突出园区分工协作,实施“建链、补链、强链”,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,优化空间布局,打造产业内循环,助推产业生态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