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开区城市公园托举居住幸福

文章来源: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
时间: 2025-10-29 10:21
点击次数:

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,现在在家门口的公园就能享受到休闲、健身、观景的多重乐趣。”在威海经开区海上公园散步市民的感慨,道出了辖区群众对城市公园建设的真切感受。近年来,经开区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以提升“管理服务水平”为目标,从文旅融合、环境提升、绿化美化、设施维护四大维度精耕细作,让公园成为承载市民幸福感的“绿色客厅”。

文旅融合:让公园成为文化体验客厅

经开区以“文体旅”融合发展为抓手,持续丰富公园文旅业态,让公园从“观赏空间”升级为“体验乐园”。在海上公园、九龙湾公园,配套新增海上游乐设施,摩托艇快艇、桨板、沙滩小火车、沙滩K歌等特色项目接连落地,让近海亲海体验更加丰富。

同时,盘活公园闲置房屋,在海上公园 、九龙湾公园打造精致业态——“花木梵”、“岛”咖啡两处新地标。其中,“岛”咖啡依托建筑“小教堂”外观自带的神圣浪漫属性,结合公园绿地、滨海景观等自然优势,积极承接婚纱摄影、草坪婚礼等定制化业务7项,有效激活沿海公园“浪漫经济”新活力。

整合滨海休闲资源,联动周边社区与企业形成服务合力,将滨海风光与邻里生活需求精准对接、深度融合。推出教育研学、文艺演出、水上运动等系列惠民活动,成功打造桨板基地、学生课外活动基地、社区邻里文艺站等特色IP,2025年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30余场。让“家门口的公园”成为承载休闲、社交、文化的幸福港湾。

大天鹅也是经开区公园独特的亮丽风景线。经开区积极探索天鹅保护新机制,通过“科学守护+多元赋能”双路径,让越冬天鹅成为激活沿海公园冬季活力的“生态名片”。不仅建立“日常巡逻+定点监测”的天鹅保护体系,安排专人定时食物补给及动态观测,还创新将保护工作与公众参与、文旅体验深度融合。

一方面,经开区推出“天鹅研学课堂”,带领市民、学生近距离观察天鹅习性,通过科普、手绘天鹅等形式,传递生态保护理念;另一方面,打造“天鹅后备箱市集”,在沿海公园划定特色市集区域,吸引本地商户、手作达人以天鹅元素为主题,售卖文创产品、特色美食,让游客在观赏天鹅的同时,感受在地文化魅力。

系列创新举措既筑牢了天鹅越冬的“安全屏障”,又为沿海公园注入冬季文旅新动能,让曾经的“冬歇期”变为集生态观赏、研学体验、休闲消费于一体的“黄金季”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。


环境提升:用精细管护擦亮生态底色

经开区以“精细化管护、常态化清洁”为原则,构建全链条公园卫生保洁体系,为市民营造洁净优美的游园环境。

工作中,划分保洁责任片区,实行“定人、定岗、定责”机制,每日9小时全域巡回清扫,重点对公园步道、休憩平台、儿童游乐区等高频活动区域进行实时保洁,日均清理生活垃圾、落叶枯枝等杂物约200公斤。针对节假日人流高峰,启动“动态增员+延时保洁”预案,确保垃圾日产日清;同时优化垃圾分类投放点布局,增设分类垃圾桶20余组,通过张贴标识、志愿者引导等方式,提升市民分类投放意识,有效保障游园卫生安全。


绿化美化:筑就四季常绿的绿色屏障

经开区严格落实周期性作业机制,开展精细化修剪、施肥与病虫害防治工作。建立长效维护机制,健全“日巡查、周检修、月评估”的景观维护制度,定期对花草树木、景观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,及时清理枯枝败叶、修复破损设施。2025年以来累计修剪各类乔木6000余棵,草坪、绿篱达12万余平方米,清理杂草、落叶等55万余平方米,补植各类花卉、绿篱1.3万余平方米,苗木50余棵,为公园打造了良好的绿色基底。


设施维护:筑牢幸福生活硬支撑

公园管理中心建立“日常巡逻+动态整改”管护机制,对公园园路、游乐设施、健身器材、照明设备等进行地毯式检修。改造九龙湖闸门9个,完成硬化铺装、绿化改造、坡道改造等共计380㎡,新增安全护栏490余米,更换游乐设施、健身器材、照明设施等磨损部件240余处,消除设施安全隐患,显著提升各类设施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。

经开区公园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实施系列优化举措,实现了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。下一步,中心将始终锚定民生需求这一核心导向,持续深化服务升级,全力打造更贴合市民期待的公园环境。